专注英美 高端留学 私人订制
留学区域:美国留学、英国留学、香港留学

咨询热线

18138263547

【师兄师姐说申请】冒险转校后,艺术女孩在顶尖卓越成功圆梦纽大
来源: | 作者:顶尖卓越 | 发布时间: 2022-08-16 | 210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期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Maggie和妈妈,来到顶尖接受我们的采访。



首先是Maggie同学讲述了自己申请之路对的点点滴滴。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会觉得自己对艺术方向会有一个兴趣,然后决定从这个方向入手去做自己的一个申请呢?


我的话其实是从小有把画画当做一种兴趣来培养,因其实我原来其实是就读于上海的公办性中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跟着我的美术老师每周留堂进行一小部分的临摹创作,直到初中我参加了一个我们学校的非遗社团,在那里面我找到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以及想要接着去追寻艺术梦想,所以确定了这么一条道路。

但是其实但是我的班主任对于我走艺术不是特别特别的支持,因为她觉得说与其花费时间既有忙于艺术,又要兼顾自己的学术上的学习,会分散我的注意力,与其如此,不如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方面。

因为在体制内的话其实还是中考高考成绩这些才是重中之重,但我觉得艺术对我来说也已经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之下从上海来到了深圳,转入深国预开始了我的艺术求学路。


规划对于申请而言是把握总体方向的作用,你觉得顶尖卓越的规划服务对你而言,哪方面的帮助是起到关键作用的?


顶尖卓越其实有在我的整个申请过程,就是穿插在我整个高中生活,以及我的申请记里面的点点滴滴,都有帮助到我很多吧。所以也不能说哪一个是非常非常重要,所有的一环扣一环都是紧紧相连的,像前期当时在做规划的时候,因为我没有什么活动,所以顶尖出力帮我寻到各种活动,帮我组建平台让我认识了当时我们的CTB小组,拿到了全国一等奖跟全球一等奖这样的好成绩。这么一个平台让我认识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能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然后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申请期文书阶段了。在文书创作这一块,我觉得顶尖也是对我帮助非常非常的大的。可能大家都会觉得老师就只会一味的去催债,天天催讨文书要这个DDL那个DDL交上来。但是觉得在顶尖的话

我是更多的是受到了鼓励,相信大家都有过没有灵感的时候,可能就会想要拖一下稿或者说有各种各样的小小的偏差。但是顶尖会在时间节点内给与最大的空间帮助我去完成。所以最终结果也都是非常圆满的。


要申请好的院校,成绩、活动、文书、作品集等都是很重要的,其中你觉得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其中的困难的?


答,

我的作品集很早就有开始进行准备,所以作品集这块完成的也不算是非常非常的赶,不像很多同学可能最后申请季之前的暑假天天赶作品集。

我更多的时间其实还是放在了我的活动和我的标化上。我的标化一直是我的硬伤,托福老是卡住出不了分,当时也是非常非常的焦虑,在顶尖跟罗老师聊的时候就聊及要ED纽大,但是纽大的托福分数线100分,而我一直死活上不去,真的非常非常的痛苦。然后觉得说那要不就是改道ED帕森斯,或者说干脆直接就是寻找一个上“岛”路。

当时也是很临时了解并转战了多邻国考试,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挑战的事情,因为对多邻国考也了解不多,但是在所有老师的支持之下还是如愿达成目标,在两个月之内考到了多邻国120分的纽大分数,并11月1号才投了ED的纽大申请。

现在想来,我也挺庆幸自己当时做了这样一个冒险的决定。


拿下UW、NYU等排名靠前的综合类院校和一众世界知名艺术类院校,不少学校还给了高额奖学金,描述下你拿到offer时的心情?


这个话题前,我可以先分享个小故事,就是我现在身上这件衣服,它是紫颜色,然后可能有些同学不太知道纽大的代表词其一就是violet-紫罗兰。当时其实有一点点小迷信,在投完ED之后,我买了各种各样的紫色发饰、紫色衣服,然后我的手机屏保、电脑屏保也全都换成了紫色,想着要跟纽大搭上点联系。这也是我觉得在申请季里面一个非常非常好玩,可以让我去enjoy的一个部分吧。

当时开ED结果是在12月16号的凌晨5点钟,我当时有加入一个ED申请群,这个群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组出来的,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目标申请纽大的一群伙伴,在那天晚上通宵连麦硬唠嗑到了5点钟,但也通过这个也认识了不少很好的朋友。虽然最后他们有些人没有ED。

然后那天晚上我记得凌晨3点多的时候,我先收到了有份E-mail提醒我说帕森斯出了结果,当时完全不知道帕森斯也是同一天晚上凌晨出结果,所以非常忐忑的心情去打开了它,也是很开心帕森斯给了我offer和高额奖学金,让我那天晚上没有那么的难熬。

伴随着激动的心情等到了凌晨5点钟,群里有人落榜有人成功下车,我也是很幸运的作为下车的那一方。当时脑袋一片空白,只记得看到offer之后就是一个爆哭,努力了这么久终于给自己了这么一个圆满的结局。


纽大可以说是你的one pick了,它的哪些特质吸引了你想要去那里呢?


最开始我对纽大的了解其实不是多,是后来从上海转学到深圳认识了新的朋友,她的梦想是纽大,经常在我的面前说到纽大怎么怎么好,就是在各种夸赞纽大。所以我才慢慢的去试着了解这个学校,发现我跟这个学校确实还是很match的,关于纽大的diversity,其实纽大一直很推崇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发展,而我又是一个什么都喜欢去尝试(虽然可能不一定能做到那么精,但是至少什么都愿意去尝试碰一些皮毛这样子),所以纽大整个的氛围就很适合我,再加上它比较特别的就是纽大是没有校园,华盛顿广场公园的附近那几栋插满了帝王紫旗帜的大厦,就是纽大的教学楼了。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非常新奇的一种大学体验吧,相比起进学校大门然后有 比如说大草坪有操场、教学楼这样常规的校园概念,纽大其实还是非常非常特别的。


本次申请季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有什么在申请季的好建议带给我们的学弟学妹们呢?


首先我是作为一个艺术生来进行申请,我的硬性背景就比如说标化,我就没有那么多门的高分AP,然后也没有考SAT、ACT。

然后我觉得申请本身就是因人而异吧,每个人都需要去找到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那个部分,然后去着手把那一部分来做好,而不是人云亦云。像现在这个内卷时代,大家可能都觉得A-level、AP这些一定要考高分才会有优势,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像今年我听说过的有一些同届同学,他们有一些就是有着可能8、9门AP5分和SAT超高分,但是结果也没有给录取。其实大家什么说法都有,觉得说有over quality five或者说就是单纯的不match,这些都有可能  但是

我觉得还是要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基调和步伐,跟着自己的初心去走,只有真正的真诚才会打动到招生官。


除了Maggie同学自己本身的优秀之外,还有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于我们家长的支持,所以我们也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我们的Maggie妈妈,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讲述她在Maggie申请过程的心得。


您对Maggie一直信任与支持,您觉得Maggie在申请最关键的11、12年级最大的成长是什么?


刚刚其实Maggie有提到一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就是她在11年级转学了,当时这个决定无论对Maggie还是我们家长来说应该是非常高风险的,包括我们顶尖卓越的指导老师,当时都再三的跟我沟通讨论有没有这个必要做这样的一个决定。

我们是主要考虑到说是11年级,可能Maggie需要更多的时间在这个作品集的准备上面,但同时又希望说她能够空出一些周末的时间可以花在标化上面。从父母的角度我们可能更加功利性吧,就是说觉得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使效果最大化。但是从Maggie的角度,她其实是相当不愿意的。

所以当时我们其实为了这个事情,整个家庭的氛围也是一度会非常的紧张。但我之所以提这件事情是因为我觉得从她11、12年级来说,可能最大的一个成长点就是她走出了那个舒适圈,面对所有的这些未知的东西,然后包括是不合她心意的东西,她还是能够努力的去尝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当然最终事实也证明就是说这一步。


您觉得,对于家长而言,在整个申请季中应该是充当什么角色?


从大的角角色上面来讲,就是因为所有的家庭都有各自的情况,特别是关于亲子关系这一层。因为到了申请季的孩子他们基本上都已经是进入到一个和父母之间你说她偏不听的这个阶段了,更多的可能是他们真的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一般来说进入高中以后,多家庭的亲子关系都会非常的紧张,那在这个亲子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可能父母在申请季对孩子正面的引导就非常的弱。因为我们可能觉得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她不一定会听,可能一直要等到申请结果出来了以后才会觉得,那个时候为什么不听一下父母的建议。

所以在我看来,我觉得就是亲子关系如果还不错,可以正常沟通,然后孩子也愿意听父母们去引导的话,那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是可以起一点引导作用的。但如果不是这个样子的话,我会比较建议是说去引进第三方,比如说是这个比较负责任的顶尖卓越的指导规划老师,因为首先老师可能跟孩子之间不会变成一个完全的对立的关系,甚至于说在整个申请期当中就是指导老师、孩子跟家长三方可以成为一个平衡,那这个铁三角的关系会更加有助于这个申请季平稳的过度


申请季那可能是不只是孩子的事情了,不仅孩子会在申请过程紧张焦虑,相信家长的紧张焦虑感也不亚于孩子,对于正处当季申请的家长们,您有一些什么建议或想法分享呢?


答,

我觉得焦虑这个词吧,站在家长的角度其实反过来想,焦虑的无非就是2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焦虑是孩子上不了家长期望他上的学校,家长会焦虑。那第二件事情就是孩子根本就没有学校可以申请到,那家长也会焦虑。

那如果是针对这两点的话,其实第一点我觉得就是家长们应该要知道,首先孩子一定是自己陪伴成长的,那这个世界上按理来说除了父母以外就没有第三个人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孩子,所以你期望你的孩子上什么学校。其实这一点讲的并不正确,应该是你了解你的孩子能上什么学校。那如果说这个孩子他本身能够上的学校跟你家长期望他上的学校这些的确是有差值的话,那就是把你的期望适当降低,这样你就不会焦虑,那孩子如果去够一个他觉得他够得到的或者是他喜欢的学校,他也不会焦虑的而是会去努力。因为很多的正面的动力、正能量都是由孩子自己出于爱好、喜欢或者是特长去申请的东西,那孩子们会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孩子不焦虑了,父母自然就也不会这么焦虑。

那再讲的就是最差的情况就是如果你都担心孩子没有学上。现在身边接触了很多的家长,大家都是希望让孩子出国留学,那这些家长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他只是觉得孩子在国内体制内上不到、抢不到好的资源、上不到好的大学,所以才寻求了出国走出国的路线。但事实上就是出国留学这条路

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这个按理来说孩子是不可能没有学校的,只是看

你给不给孩子去申请适合他的学校。也许有的家长就会觉得与其在国内上不太好的学校,那还不如去国外上学,在美国前100的学校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不是那么难的。如果你是认为自己的孩子真的连学都没得上,那有可能就要考虑自家孩子是不是真的适合去国外学习了。

我觉得基于这两种情况,你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给他设定一个目标点,那如果你自己不在行,你可以请专业的机构老师,比如顶尖卓越教育来做一个评估。在申请季或者申请计开始之前,早早的去帮孩子去做一个测评,给孩子量身打造一个适合他的一个求学的计划,那这样的话孩子也不会焦虑,家长也就不会焦虑。我觉得这是解决焦虑的最好的办法—找到一个平衡点。


图片

扫码添加火越越老师微信,了解留学最新动态

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